亲戚找我借钱
一天晚上,記者和大學好友麗在網上相遇,正欲和她聊天時,她匆匆打過來幾個字:“正在和老公吵架,稍後再聊。”沒多久,麗出現了,告訴我她和丈夫吵架的原因。原來,麗和丈夫大學畢業後,在廣東省中山市創辦了一家小外貿公司,幾年來,生意不錯,不僅置辦了幾處房產,買了小車,更讓人羡慕的是,前年還生了一對龍鳳胎,日子過得滋潤極了。可是,俗話說,樹大招風。自從他們有了錢後,麗丈夫老家的親戚經常打著做生意的幌子向他們借錢,而且是舊債未還又借新債,搞得麗不勝其煩。最近,丈夫一個哥哥又打電話要借錢,想起前些年他借了2萬多元錢至今還沒還,麗就氣不打一處來,堅決不肯再借。無奈丈夫卻抱著“想讓哥哥過得好一些”的念頭,堅持要借,於是兩個人就爆發了口角之戰。
末了,麗難過地說:“其實我和丈夫的感情一直不錯,特別是生了一對龍鳳胎後,夫妻之間越來越有一致性了。可是丈夫老家的一些親戚一點都沒有自知之明,總是向我們借錢,借了又長期不還。我擋得了那些和丈夫關係疏遠的親戚,卻擋不了和丈夫關係親密的親戚。久而久之,我裏外不是人,丈夫認為我阻止他借錢給親戚損傷了他的尊嚴,其家人也認為我沒有人情味,對我抱怨連天。”
借與不借都是問題
說起家裏有關借錢的事情,相信每個結了婚的女人都會有自己的苦衷。記者一個好友霞,其丈夫是從農村考出來的,單位也不錯。待成家把日子過順暢後,一些親戚也陸續向他們家借錢,聰明的霞眼看架勢不好,趕緊和丈夫商量好:夫妻雙方直系親屬如有急事,經過夫妻協商好後,可以借;遠房親戚如果是小孩求學、治病救人,經過夫妻雙方協商後也可以借;如果是借錢做生意等,不論關係親疏一律不借。因為達成了一致,這些年,霞和丈夫一起擋住了一些借錢的親戚,也接濟了一些確實有困難的親戚,唯一讓霞不爽的是,有一次,丈夫老家一個親戚打來電話,說要歸還幾年前為女兒讀大學所借的幾千塊錢,丈夫竟然不和她商量就對對方說,這筆錢不用他們還了。事後丈夫解釋說:當年這個親戚給了丈夫家一點幫助,現在他們也年老體弱了,怎麼好意思要他們還錢呢?
記者曾聽很多結了婚的年輕人特別是女性這樣說:“自己一家三口關起門來過小日子,生活得都很和諧平靜。就怕夫妻哪方有老家的親戚借錢。借吧,自己家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,借出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回來;不借吧,又都是親戚,面子上抹不開。”借與不借都是問題,而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處理好,小則引發夫妻矛盾,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婚姻危機。一位好友,夫妻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,她要求老公將所有的錢都交給她管理,老公要買什麼都得向她請示,但她有個缺點,太顧娘家,自己的弟弟妹妹有要用錢的地方,沒有就向她要,而她也不管他們把錢用在什麼地方,只要弟弟妹妹開口就給,有一次春節前,她的弟弟因為賭博輸了錢被人追殺,哭著打電話向她要錢,她雖然又氣又急,但控制不了自己的護弟情結,馬上給弟弟寄去好幾千元錢,丈夫知道後,氣得要離婚,無奈又捨不得家中的幼子,於是就爭回了自己的財政大權,不再讓妻子控制自己的收入,在家庭生活上還實行AA制。這樣,由於好友的收入少,交了家庭開支後她基本沒有可以支配的錢,她不同意。雙方爭執不下,很久沒有達成一致意見,老公乾脆將工資存摺換了,不向家裏交一分錢。雙方的感情也因此越來越淡。
在很多家庭,“由誰管錢”已經不是問題。很多大氣的男人樂意把錢交給老婆打理,他們信奉這樣的說法:“男人是搖錢樹,女人是聚寶盆。”在把鈔票交給妻子過程中,他們從妻子喜滋滋的笑臉上享受到了一個男人的尊嚴。而很多女人則認為:聰明的女人才不當家呢,她們把丈夫看成了自己的皮夾子,上街從不帶錢包,常常是她們忙著採購,丈夫跟在後面“買單”,既不要算計錢夠不夠花,也不必心疼花錢太多。
在“由誰管錢”方面達成了一致的夫妻,卻往往會被“親戚借錢,借還是不借”這個問題絆倒一致前進的腳步。很多夫妻認為,借錢給親戚朋友,借難,不借更難!
為此,記者詢問了身邊的一些好友同事,發現很多人都覺得上文中霞的做法很有可取性。在某銀行工作的徐先生就是這麼做的。他說,我和妻子青梅竹馬,來自同一個鄉鎮,老家關係根深葉茂,自從我們參加工作,就有很多親戚找我們借錢,剛開始,是什麼小孩讀書、舊房翻新、兒子娶親、生病住院等,對於這些,我們礙於情面,都會或多或少借點,畢竟都是親戚,能幫就幫。可是後來找我們借錢的就有點離譜了,買車、做生意都要找我們借錢,我乾脆就向他們推薦我們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。被拒絕了的親戚朋友們惱羞成怒,不僅他們自己以後不再和我們往來,還在家鄉說我們有了錢不認親。說得很難聽,害得我名譽受到損害!
律師建議
最好簽借款協議
“親戚之間借錢,最好簽下借款協定,在協定上明確借款人、借款時間、還款時間,甚至承諾的利息等。”江西甘雨律師事物所的一名律師稱,他曾處理過很多起因親戚借款不還導致雙方鬧上法庭的案例,“寫借條或借款協議,是為保護自己和借款人的合法權益,對親戚間的感情不存在傷害。大家應樹立這方面的法律意識。”